故必审其尺脉,尺中脉微为里虚。下利而曰“必”,必阳并于表、表实而里虚耳。
太阳篇言中风脉症者二∶一曰太阳中风,阳浮而阴弱,阳浮者热自发,阴弱者汗自出,啬啬恶寒、淅淅恶风、翕翕发热、鼻鸣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;一曰太阳中风,脉浮紧,发热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 太阴为开,又阴道虚,太阴主脾所生病,脾主湿,又主输。
伤寒阳脉涩,阴脉弦,腹中急痛者,此亦肝乘脾也。仲景治少阴之表,于麻黄细辛汤中加附子,是升肾液而为汗也。
设无热以御之,必深入脏腑,何以只藏于肌肤? 若真藏脉至,如肝脉中外急,心脉坚而搏,肺脉大而浮,肾脉脉之如喙距,反见有余之象,岂可以阳脉名之?
世锢于邪说,反以仲景书难读,而不知仲景书皆叔和改头换面,非本来面目也。 桂枝以五味成方,减一增一,便非桂枝汤。
五苓散亦下剂,汗家重发汗,必恍惚心乱。太阴为开,又为阴中之至阴,故主里寒自利。